是佛陀的簡稱,梵文 Buddha,證悟宇宙真理,解脫一切煩惱的人。 佛陀又譯為「浮陀」、「浮屠」、「浮圖」等,意思是「覺」,「覺者」,「知者」。
「覺」有三個含義:自覺、覺他(使眾生覺悟)及覺行圓滿(是佛教的最高果位)。佛陀具備了「覺」的三項含義,菩薩缺了最後一項,而羅漢只得「自覺」一項,一般凡夫俗子三項皆缺少。
佛教起源於印度;佛教在印度產生的時候,婆羅門教(印度教)早已是當時流行的正統宗教。佛教始祖釋迦牟尼便擷取若干婆羅門教教義,並加入自己的思想,融合成為佛教的基本思想。釋迦牟尼所講的教理大致包括:四聖諦、六道輪迴、業力說、五蘊、三法印。
釋迦時期的「原始佛教」在釋迦「圓寂」後,隨即分裂成「上座部」與「大眾部」兩大派別。「上座部」強調「一切有部」,派風偏向保守,成為日後「小乘佛教」(Hinayana
Buddhism)的主體;「大眾部」屬自由派,為日後「大乘佛教」(Mahayana Buddhism)的最原始起源。
約在西元一世紀前後,印度佛教若干人士為了滿足大眾需求,並解決佛教傳道困難起見,興起宗教改革,即大乘佛教的形成,有名的「禪宗」與「密宗」皆屬大乘佛教的一支,改革人士並將「原始佛教」與「部派佛教」貶稱為「小乘佛教」。大乘佛教後來傳入中國、朝鮮與日本;而小乘佛教則傳往錫蘭(今斯里蘭卡)、暹羅(今泰國)與緬甸。
「小乘」又稱南傳佛教只修羅漢行,主要流傳與斯里蘭卡、泰國、緬甸等南亞、東南亞等國。「大乘」佛教則修菩薩行,是以成佛為最終的理想境界。而「乘」是有能載人到彼岸,「運載」的意思;佛教的最高思想是通過修行而最終涅盤成佛。雖然「小乘」與「大乘」在修佛果上有深淺之分,但都是以歸與空寂涅盤而得覺悟的。
|